海风游戏狂欢季-独家活动首发平台

我与魅族两三事:魅族MP3编年史
2025-10-01 08:06:15

​​很多人都知道魅族最开始是做MP3的,后来才转型做手机,第一部手机便是大名鼎鼎的魅族M8。M8之后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,魅族彻底转型做了手机,MP3的业务便逐步的放下。那么在M8之前,那些魅族曾经的MP3,有多少人还记得呢?也算是弥补当初的遗憾吧,有了一些积蓄,便开始着手收集魅族那些曾经经典的MP3。断断续续的收集,也算是对自己青春的某一刻,做一些纪念。就按照时间排序吧,逐一介绍一下这些MP3。凭记忆和搜索查询的部分资料,有不对的地方,欢迎指正。2003年6月,魅族第一款MP3面世,这也是魅族的起点,梦想的起源,魅族MX。用现在的眼光看,MX的外观并不出彩,一块方方正正的小砖头,采用5号电池供电。当年MX是市场上第一部512M容量(2003年10月发布512版)的国产MP3,售价高达1950元(512M版)。2003年的1950元,可能相当于现在的5、6000多元吧~2004年4月,魅族发布了旗下第二款MP3:ME。ME是国内第一款采用西格玛3520芯片的MP3。后来魅族采用西格玛3520芯片的第10万台产品下线后,西格玛还特地给魅族颁了一个奖。

ME的设计语言也被后来的E2、E3、E5所延续,可见ME外观之经典。ME好像一共有三个版本:v6、v6s和v7,外观并无分别,只在电池仓内写着版本号。对了,那时候魅族还给昂达做代工,ME就是昂达VX505。

多彩的屏幕背光,USB2.0的接口,好像ME还是国内第一款采用USB2.0接口的MP3。还有当时对学生很有用的line-in,通过这个接口可以把磁带转录进MP3。

2004年7月,魅族还发布了另一款MP3:悦舞Mi。我个人不喜欢这个外观,不过这款MP3的销售对象也不是我,哈哈。Mi主打女性群体,共有三个配色,紫、银和蓝色。实话实说,我当时是不知道魅族还出过这款MP3的,也是后来查资料才知道魅族还专为女性用户设计了一款MP3。

实际上,大热的ME并不是全金属机身,它只在屏幕面板这面采用了金属,背面还是塑料喷漆的,因此当时要魅族出一款全金属机身MP3的呼声很高。于是魅族在同年九月发布了全金属的E2。

E2采取了可更换彩壳的设计,阳极氧化铝的外壳一共有5种颜色:粉蓝银黄绿(好像还有红色,记不清了)。当然,常见的还是银色。E2还有电子书功能,可以把自己喜欢的txt格式小说放进MP3欣赏。当时觉得好方便啊,抱着台MP3就看了好几本的书。现在再回过头来想想,那么小的屏幕,自己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啊。

顺带一提,E2可能是当时市场上第一台1G容量的国产MP3。而且魅族从E2开始,放弃了以前的mini USB 5pin型接口,改为体积更小兼容性更强的的mini USB 4pin型接口,也就是常见的那种mini USB。

2005年1月,魅族发布了X2。有眼尖的朋友可能该问了:X1呢?实话实说我也不知道,嘿嘿。个人猜测哈,魅族其实做了很多机型,据说整个MP3周期做了30多款,只不过老黄认为其中很多还不够好,就没有发布,X1可能就在其中。

X2虽然方方正正的,但硬朗的线条配合其小巧的体积,丝毫不感觉傻大笨。要说Mi是为女性用户打造的MP3,那么我觉得X2就是一款专为男性用户打造的MP3了。

X2是魅族首款具备SRS音效的MP3,也是首个具备SRS音效的国产MP3!

时间来到了4月,魅族发布了E5。相比魅族以往MP3采用的摇杆设计,E5首次采用了“飞梭”,可以如ipod一样的滚动操作,不过ipod是触摸的而E5这个飞梭转盘是实体的,转动起来咔哒咔哒的机械感很棒。不过有一说一,这个飞梭转盘看起来不错,但实际使用中,由于体积和重量的限制,单手操作并不舒服,两只手配合着用才会好一些。

E5也放弃了以前使用7号电池的设计,采用续航更长的5号电池,宣称续航可以达到50小时!

屏幕分辨率也来到了128x96,可以显示6行文字。白色背光看起来很舒服,也很高级的样子。当时E5还标配了两条耳机呢。

和E5一同上市的还有X6,不同的是X6采用了双色显示屏和内置锂电池。如果说E5的体积和外观像是为男性用户设计的,那么看起来X6更像是又一款为女性用户设计的MP3——有着更加小巧的体积。

E5和X6还独创的为FM加入了音效,提升了电台声音的质感。2005年8月,魅族发布了E3。对我来说这应该是魅族除了M6和M3之外最知名的MP3型号了,可能还在M3之上。E3大概和16th的地位差不多吧——虽不是最早,但足够经典。E5和X6属于魅族最后两款采用西格玛芯片的MP3,而E3就是魅族第一款采用飞利浦PNX0102顶级芯片的产品。

E3没有什么特别新颖的新功能(其实又有几个MP3每款都有新功能的呢),其最大的卖点就是这颗飞利浦顶级芯片带来的高音质。相信很多老魅友都知道当初M8换购的事,当时E3就有换购了,用魅族的老款MP3加钱换购E3。

对了,魅族在春晚花了1个亿做广告的事儿,有些人可能还有印象。但是最先在电视做广告的也是E3,而且还是中央台和芒果台,虽然只有10几秒的时长。关于E3,说两个设计上的小细节吧:一个是E3内部的闪存芯片,并不是如很多MP3一样直接焊接在主板上,而是通过一个基板和主板连接,这样做虽然增加了成本,但是对于后期维护却有着更高的效率。另一个是E3的收音机芯片包裹着屏蔽罩,要知道在当时很多国产MP3都是没有屏蔽罩的。

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发生在E3身上,魅族换标了!这次更换的logo一直延续到了之后的手机上,一直用到2015年9月才换为了现在使用的新logo。现在的logo其实也已经换过一次了,不过只更换了颜色,所以很多人可能并没有察觉。由于更换了音频解码芯片,以前大热的SRS音效也没有了,改为了LifeVibes。2005年11月,魅族X3上市。X3作为E3的简化版,魅族取消了LifeVibes音效。因为LifeVibes是需要授权费用的,取消之后,可以以更低的售价与市场上其他也采用飞利浦芯片的机型竞争,占领市场份额。X3还可以更换面板来个性化自己的MP3。

2006年2月,魅族E3的豪华版E3C发布。E3C采用一体设计,表面看不见一颗螺丝,除了顶部和底部外,四周是一个整体。屏幕也由以前的单色双色升级到了彩屏,不过这么小的屏幕,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的话,效果你懂的。豪华版送硅胶保护套和一个转接头,usb a转mini usb。

终于写到了M6,一代经典,也是我个人认为的国产MP3巅峰。2006年5月,魅族MiniPlayer也就是M6发布。魅族有史以来颜值最高最颠覆性操作方式的一款MP3,其实把M6叫做PMP,或者MP4可能更合适,毕竟M6主打的就是多媒体功能。

双料注塑的前面板,MX2工艺的前身,无论白色还是黑色版,都有一种晶莹剔透的感觉。尤其是白色,在暗光下,有时会有一种牛奶般的质感。那时几乎所有的MP3,大都采用圆柱形或扁平的样子,配一个小小的屏幕。虽然也有部分高端MP3采用大屏幕用来看照片看视频阅读电子书,但是要么灰扑扑的拉丝金属色,要么五颜六色,不是说不好看,但确实不够优雅灵动。似M6这种晶莹剔透的纯白机身搭配上亮面金属的后盖,简洁中带着一丝优雅,确实不多见。

320x240分辨率的屏幕,可以更方便清晰的看电子书、看视频、听电台,各种操作和功能在这块2.4寸大屏的加持下,都显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。操作方式也是M6的一大亮点:放弃了以往的实体五维摇杆,改用更有科技感的触摸+按键的方式。上下滑动可以调整音量,点按四个方向可以进入菜单、上下曲等(后期固件调整为触摸操作)。

M6一共有5个版本:最早是T1版,生产的不多。T1版采用东芝的屏幕,三星的闪存,屏幕可视角度不高,稍微倾斜下就会变暗和偏色。之后推出了TP版,硬件基本和T1版一样,优化了电路、改善了FM的性能。TP之后是SP版,2006年11月发布。由于和三星签署了合作协议,所以SP版采用三星的屏幕,价格也降了一些。以上三个版本都采用的是飞利浦380HN音频芯片,也就是俗称的“飞芯”,后盖均为亮面不锈钢材质。SP版除了更换为三星屏幕,内部电路也略微进行了修改。机身尺寸均为79x48.2x10毫米,也就是俗称的厚版。2007年9月,魅族又发布了M6的改款,SL版。机身尺寸78x46.5x7.3毫米,也就是俗称的薄版。SL版取消了实体开机键,改为长按触摸条开关机。相比前三个版本,SL版内部改动较大(废话,都缩小了厚度了,肯定有大改动),音频芯片换成了欧盛WM8987,也就是俗称的“欧芯”。飞利浦的音频芯片低音强,而欧盛的中高音更好些,穿透力更好,三频更加均衡,算是各有利弊吧。

2009年,是的,你没看错,2009年,魅族又推出了M6的改款,TS版。外观和SL版没有区别,同样是薄版机,硬件也没有太大的区别,仅仅是调整了下电路。TS版和SL版的后盖都是磨砂的,相比厚版的亮面不锈钢,不容易沾染指纹,也不容易磨花。基本上M6就是这5个版本了:T1、TP、SP、SL、TS。不过还有一些小众的版本,也算不得是新版本,只是一些异色版吧:魅族M6海外版,魅族M6全黑版,魅族M6熊猫版,还有一个首发纪念版。除了首发纪念版之外,前三个版本其实都是SP版。海外版后背的标识不同,全黑版通体黑色,白黑版后盖是黑色。这可能是金刚熊猫最早的起源(仅仅是个人猜想。官方口径是金刚熊猫起源于MX2)。首发纪念版后盖上刻有“魅族mini play首发纪念 2006.5”的字样,触摸条是红色。当时有传说TP版的M6是质量最好的,不过我个人持怀疑态度,这几款在我看来都是不错的,区别只是元件不同。时间再拉回到两年前,2007年3月,魅族Music Card,也就是M3发布。无论是按照机型来说,还是按照产品定位来说,M3才是魅族最后一部MP3。

M3采用一点一线一面的设计语言,加上81x39x6.9毫米的轻薄机身,拿在手中会感觉非常的轻薄小巧,很精致的手感。

M3基本延续了M6时期的内部架构设计,并改进了电路,相比M6,M3的音质更加的纯净,也不负其“Music Card”的定位。

其实从M3的设计就可以看出来M3不同于M6,它是专为音乐爱好者打造的一款MP3播放器,机身上只有一个小小的1.5寸屏幕用于显示必要的信息和操作,虽然也能看视频和电子书,但是也就属于聊胜于无的功能了。

魅族M3有两个版本,早期采用镜面不锈钢后壳的飞芯版和后期磨砂后壳的欧芯版。不过稍有不同的是,磨砂后壳的M3也有部分是飞芯。磨砂壳和亮面壳顶部的HOLD键也不同。

要分辨机器是飞芯还是欧芯,主要看序列号,魅族M3在2008年3月之后生产的都是欧芯:以我手中这台为例,序列号是:M3SP02GGEGWEO4745。拆成M3SP 02G GEG WEO4745。M3SP是型号,不用多说。02G是容量,这台M3是2g的内存。最关键的就是GEG,G等于7(ABCDEFG=1234567),E等于5,所以GEG就是07年5月7号生产。WEO4745是生产编码。

同M6一样,不同音频芯片的M3,声音上其实没有太大的差距,各有特点罢了。2008年11月,魅族M3由于屏幕供货原因,加上M8快来了,所以被停产。2009年11月,魅族M6停产,魅族正式结束MP3业务。从2006年5月到2009年11月,M6经历了3年半的岁月,是所有魅族MP3中版本最多生产时间最长的机型。2023年3月(?),魅族发布HIFI播放器M3Pro,魅族正式回归音乐!要说魅族的系列命名也有点意思,不知道是有意为之还是巧合:魅族MP3一共三个系列,M、E和X,这三个系列的命名都和最早的“梦想”(MX)有关。M系列是从MX分出来的,X系列也是从MX分出来的,这就两个系列了,那有人问了,E系列呢?忘了ME了吗,E系列就是ME的延续,E2其实就是ME2。到这里,魅族MP3编年史就讲完了。文章的开头就说了,这些MP3有些是我自己以前就有的,有些是陆陆续续收集来的。这些MP3里,有些还保存着前主人拷贝的歌曲和录音。看着机器内曾经的歌曲,想象前主人在拷贝这些歌曲时开心的笑容,这些歌曲陪伴着主人度过的每一天,还有听着录音中那些课堂的笔记,仿佛自己也回到了那个时代,也是有些意思。

如今已经少有人还在使用MP3播放器了,一台手机就能解决这个需求。如果对欣赏音乐有更高的要求的人也就选择HiFi播放器了。方便,可能是手机打败MP3的重要原因。但是MP3真就没有一点适用的场景了么,也许是,也许不是,你觉得呢?​​​​

漂亮实用大屏轻薄 华硕灵耀S5100UQ评测
怎么提高cf的fps
最新文章